原來發在FB的這一篇貼文並沒有下任何標題,也沒有內容
此時正在架設網站,進行文章搬家的Lowie,感觸滿深的
原本台灣的疫情去年控制得很好
就在今年初接連發生部桃醫院事件與諾富特事件
最後從萬華就開始引爆了這一次的擴散(outbreak)
原本COVID-19就是有很大一部分的人會是「無症狀感染者」
然後這一次疫情爆發之前遇到母親節的連假,一堆人跨縣市移動聚餐
後來的三級警戒也不是全面封城,所以還是有上班族的移動與群聚
這些造成隱形傳播鏈一直在全台各地流竄
最後導致群聚→社區→家戶三個群體不斷的感染
Lowie有點疑惑的是,為什麼室內5人以上聚會吃飯就算群聚要罰錢,而10幾個人窩在室內辦公就不算群聚?
我在這邊並沒有要究責或是出征誰的意思
Lowie相信不論是誰都不希望今天台灣的疫情會變成這麼嚴重
只是想表達,當一天確診突破100人的時候,就代表病毒已經全面進入我們這個小島
然後依照國民的生活、社交、休閒娛樂活動的習慣以及病毒的特性
會演變成與病毒共存,人人等待疫苗然後到了7/26都不見得可以完全解封的現況
一 點 也 不 意 外
但是,我們可以繼續這樣三級警戒多久?
?要等到連續好幾天確診+0嗎? (難度很高,除非都別再快篩了)
?等到疫苗全面到齊嗎? (別忘了,還要等到70%的人打完疫苗)
再繼續這樣下去,未來真的等到解封的那天,我們還有可能恢復正常的生活嗎?
所謂的恢復正常生活
是的,小孩回去學校上課了(謝天謝地)
WFH的好日子結束了
終於可以上健身房、去游泳了
不用煩惱回收的外帶餐點包裝盒越堆越高
可以盡情去KTV歡唱、夜店跳舞
…等等等好多想到就開心的事(是不是發現原來這些行為被強迫禁止感覺很差)
但,社會的另外一群人呢?
對多數的人來說,的確解封後生活就恢復正常了
但對某些人來說,尤其是基層服務業,如按摩、美容美髮、觀光、八大、健身教練、小吃攤老闆等等來說
這次的疫情拖了兩個多月(甚至會更久),已經嚴重傷害到這些人的經濟生存條件了
台灣這些底層的庶民經濟基礎其實很薄弱,在原物料以及租金水電瓦斯汽油都默默漲價的情況下,台灣有多數小吃攤業主每個月扣除成本賺的錢平均下來只比一般企業主管多20-35%,甚至連竹科工程師平均月薪的一半都不到,何況他們還沒有年終與三節、績效獎金這些額外的紅利收入。
美容美髮產業也是,很多自己開工作室的髮型設計師、美睫師、美甲師、按摩師的收入其實只比一般上班族多一些些,而且必須有客人且有實際付出勞力才有收入,他們沒有帶薪年假可以請,也沒辦法上班時滑手機、逛網拍、跑廁所假大號真偷懶卻依然有錢領,當個薪水小偷。
在過去幾年小確幸當道的時候,有很多年輕人嚮往自由自在的工作型態,紛紛投入微型創業,多數跑去做小吃攤、路邊or小型咖啡店、個人健身教練、美甲師、個人旅遊導覽、做網拍等等。實際上投入之後才發現,各行各業能夠成為成功樣板的其實終歸是少數,最後多數的這些人要不是回歸職場當魯蛇;剩下的就是懷抱著夢想希望咬牙苦撐,成為每個月都在生存線上下掙扎的月光族。
你們能夠想像整整兩個月一點點收入都沒有(或是剩下10~25%如餐飲業者),然後每個月也跟你們一樣還要繳卡費、生活費、房租水電瓦斯、學貸信貸房貸是甚麼壓力嗎?
然後,對於自己創業的人來說,還不只是個人開銷,還有營業場所的房租水電瓦斯、營業貸款、物料成本、設備折舊、員工薪水等等必要支出。
這些不是壓力,也不是想像,對這些人來說就是每天都貨真價實要面對的困境與煩惱
真的就像是一把刀架在脖子上。再多一寸就要見血封喉了
原本就已經是月光族的他們,根本就沒有多餘的儲蓄可以應付兩個月以上的「零收入」狀態
紓困條件流程很複雜,也不見得人人都領得到,但每個月底伸手跟你要錢的帳單與房東們可不會耐心地等
除了新聞上面報的知名店家抵不住疫情影響歇業之外(如這篇:老字號、米其林都說再見!疫情衝擊,盤點全台餐飲名店倒閉潮)
有更多不有名的餐飲、美業、咖啡小店都在這一兩個月陸續歇業倒閉,光Lowie生活圈中常經過的店家就消失了7-8間變成出租中
這是一個細思極恐的光景
思考一下,這些倒閉的業者,他們有多少是斷然止血保住銀根;又有多少是已經負債累累真的再也付不出生活費而歇業的
這又將造成多少人的失業、多少銀行即將面臨呆帳清算;然後設備、原物料供應商通路減少只好抬高售價維持利潤
惡性循環個幾個迴圈,這些看似微小的個案們加起來的隱形經濟損失最終將聚沙成塔般造成台灣失業率與物價的雙飆漲
在未來將成為一顆不定時炸彈,炸斷這條支撐起臺灣40多年的這些民生餐飲美容觀光娛樂休閒等中小企業努力撐起的經濟基礎的其中一隻腳
恐怖的還不是這個。更恐怖的是多數人無感
然而這些攤商、個人工作室或店家們雖然加起來的GDP占比可能都比不上台灣護國神山集團一半的GDP,所以到時候年底看經濟成長數字的時候百姓會一點感覺都沒有,甚至搞不好股市房市再衝一波,數字不只沒跌反升,又塑造一個台灣防疫模範生的奇蹟。
不要忘記這些店家多是填飽了基層百姓的肚子;提供我們多重的休閒育樂;豐富了國人文化生活的基礎民生支援產業啊
這些損失最終也會波及台灣的文創、民生休閒產業,使得我們的競爭力逐漸下滑
或許有人會說,沒那麼嚴重啦
倒掉的店等疫情好轉就有新的人進駐,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嘛
的確,到時候解封的報復性消費一定會衝出一波高點,不過我們照下面順序這樣思考
- 新進場的賺得沒有之前就留在市場的人多
▼ - 活下來的人賺得最多
▼ - 而多數活下來的人原本就賺比較多,底氣夠
▼ - 於是生存者開始展店或傾銷,縱深同步提高競爭門檻
▼ - 新進場的越做越辛苦,競爭力愈來愈低
▼ - 市場M型化,富者越富,貧者越貧
如此,對台灣的經濟是好現象嗎?
再者,不論新舊店家,賺得到報復性消費錢的人會記取教訓
而這個疫情的教訓就是要把握時機多賺多存一點因應未來風險
於是一手漲價、一手壓低成本的戲碼就會繼續上演
這樣對消費者們是好現象嗎?
Lowie發現自己不知不覺扯到太遠太深了
其實我最最最擔憂的,會說細思極恐的都不是經濟、政治、產業這些問題
而是這些真的已經撐不下去的人們,他們該怎麼辦?
我關心的一直都是民生問題,正確來說,我關心的是「人」的問題
他們的生活要怎麼過下去?三餐何以為繼?孩子的教育怎麼辦?會不會被房東趕走?接下來可以做甚麼工作?龐大的債務要怎麼面對處理?會不會因此想不開…..等等的問題。才是Lowie想到就很難過、很擔憂的問題。
這些跟生活甚至跟人命息息相關的問題才是真正的大問題啊。
這些受疫情影響已經生活嚴重出問題的人們,在疫情穩定解封之後,他們只會有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的恢復期(不管是經濟物質生活層面還是心靈層面),甚至有可能從此落入貧窮線之下,再也無法翻身。
想到真的很難過
無奈的是Lowie自己目前也深受其害,我並沒有辦法提供他們實質的經濟援助。
作為命理、療癒師的我只能在生活之中盡量幫助心靈有需要的人一些支持與指引,發送滿滿的真心祝福能量給大家
文章的最後只希望大家也跟Lowie一起思考這個問題
所以,我們真的有辦法恢復去年疫情發生前的那種生活嗎?
我相信多數人可以恢復「正常生活」 但要記得這個社會上有一群人沒有辦法,也再也不可能恢復往日的生活了
後記備註
原本這一篇FB無內文的文章,Lowie是打算做為廣告頁面放上一堆內部價目表連結的
結果突然一個感觸寫了好幾個小時,變成一篇社會觀察文章
這個時候也沒有心情放這些東西了,也很不恰當
於是就把連同hash tags的部分都刪掉了
除了抒發一下,也希望能夠得到一些迴響
多一個人關心這個社會的角落,就會多一道光照亮某人的人生
嗨,我是聊癒時刻的Lowie
這裡是我分享個案/讀書心得與紀錄每個聊癒時刻的園地
希望可以透過塔羅/紫微/靈氣的結合,讓大家迎向更好的人生